20歳から、29歳までの人生史/シンママとのつながり


17日のニューヨーク市場で債券が買われて長期金利が低下。きょうの東京市場でも債券価格が上昇(金利は低下)して始まっており、金利上昇による利ザヤ回復への期待が後退。これを受けて外国人をはじめ国内機関投資家や個人など幅広い投資家から売り注文が増えている。米国ではトランプ大統領のロシア関与疑惑などを背景に政策運営の先行き不透明感が強まり、市場が期待していた景気刺激策の審議や具体化がさらに遅れるという見方が浮上、これが安全資産である債券買いを促し、金利が低下する状況となっている。
(取材協力:株式会社ストックボイス)
金利が低下すると銀行株が下がります。
利子が上がったことによる利ざやが取れなくなるからです。
その代わり、株式会社にとっては金利低下は利益になります。
・・・・・・・・・・・・・・・・・・・
・・・・・・・・・・・・・・・・・・・
・・・・・・・・・・・・・・・・・・・
中国語の流暢さが前にもまして、増して来た。
それは、毎日の練習のおかげなんだと思う。
だけど、足りない。
それは、言いたいことを即座に言葉にする能力。
語彙力だろうか。
おそらく語彙力だろう。
多分リスニングの問題も、この語彙力に結びついていると考えられる。
YOUTUBEの動画も、できれば、3ヶ国語同時配信という形にしたかったのだが、
それも、今年の夏は難しいのではないかと考えている。
できれば、韓国語もマスターしたい。
英語で3000時間、
中国語で2000時間かかった学習を、
韓国語なら1000時間でいけるだろうと、勝手に、「ナメプ」している私。
実際、英語は3000時間どころか、もっと、数千時間勉強したし、
中国語は逆に、1200時間程度、、、
今日の学習時間 3時間
累計学習時間 148時間
ノルマ達成まで あと2時間
몇 명의 위대한 사람이 세상을 만들어간다는 오랜 믿음이 있습니다. 인류의 역사는 몇 명의 탁월한 천재, 시대를 앞서나간 지도자, 미래를 내다본 현자에 대한 이야기로 가득합니다. 물론 역사는 승자가 쓰는 것이므로, 상당히 왜곡되어 있습니다. 용비어천가의 내용을 곧이곧대로 믿으면 곤란하죠.
몇何 명人 의の 위대한偉大な 사람이人が 세상을世の中を 만들어간다는作っていくという 오랜長い 믿음이信仰が 있습니다.あります 인류의人類の 역사는歴史は 몇何 명의人の 탁월한優れた 천재,天才 시대를時代を 앞서나간先を行った 지도자,指導者 미래를未来を 내다본見据えた 현자에賢者の 대한対する 이야기로話で 가득합니다.いっぱいです 물론もちろん 역사는歴史は 승자가勝者が 쓰는使う 것이므로,ものなので 상당히かなり 왜곡되어歪曲されて 있습니다. います용비어천가竜飛御天歌 의の 내용을内容を 곧이곧대로ありのままに 믿으면信じても 곤란하죠. 困りますよね
8月15日 5時間 累計 126時間
8月16日 6時間 累計 132時間
8月17日 3時間 累計 135時間
8月18日 3.5時間 累計 138.5時間
目標学習時間まであと11.5時間
8月15日 5時間 累計 126時間
8月16日 6時間 累計 132時間
8月17日 3時間 累計 135時間
目標学習時間まであと15時間
物理气候学其实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虽然关于温室效应的假说已经至少一百多年甚至两百年了。最早考虑这个问题的现代科学家是法国人傅2立2叶4,就是那个傅立叶变化的傅立叶。他意识到光凭太阳光,地球表面温度应该要冷很多,于是他提出几个假说,其中一个就是地球表面有一种insulator,也就是好像被盖了绝热材料。虽然他并没有具体指出是什么东西做这个insulator,但他对于问题的思考,路子是非常清晰而科学的。其后,法国物理学家,特别是爱尔兰人John Tyndall比较准确的测量了大气里各种气体对于红外辐4射2的吸收。这种测量给予温室效应(greenhouse gas effect)假说非常有力的实际证据和机理。这里简单说明一下这个温室效应的物理原理。考虑地球作为一个整体,它的能量平衡的天平两边是对于太阳光的吸收还有自己对宇yu2宙4空间的红外辐射。红外辐射是地球损失能量的主要渠道,这种辐射和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现在考虑地球的大气,如果没有大气,地球表面的红外辐射无损失的跑走,那么我们地表的平均温度差不多是零下十八度。显然这和事实不符,因为我们现在活的都好好的。原因就是因为有了大气里的温室气体,他们既然可以辐射红外线就可以吸收。有了它们,地球损失的能量不变,也就是辐2射4温度不变,但这些温度出现在大气的高层,我们知道大气里面,越高就越冷。温室气体安静的在高冷处辐射能量保持地球能量平衡。同时,它们也吸收来自地球表面的红外辐射而保持自己的温度不变,于是,地球表面的温度可以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点,却不至于让地球能量失衡2,因为这个高温辐射的很大一部分被温室气体吸收,而温室气体在低温辐2射4能量到外太空同时它们也把一部分能量以红外辐射的形式还给地表,最后的动态平衡结果就是地表由于 有太阳和温室气体红外辐射两个能量来源而保持高温,地球能量平衡由温室气体和地表红外辐射穿透温室气体的那部分共同维持。
瑞典物理化学家阿累尼乌wu1斯用了前人对于大气红外辐射的测量计算了二氧化碳含量和地球温度的关系,并用这个关系解释了为什么地球存在过冰川期——因为那时的二氧化碳含量很低!他也计算了如果二氧化碳翻倍,北极圈温度会升高三四度度。这些计算结果相当靠谱。同时代伟大的苏格兰发明家贝尔早就意识到,我们燃烧煤排放二氧化碳最终会因为温室效应而让地球升温,他认为我们应该利用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
到这里为止,全部是物理事实,是颠扑不破也不应该有争议的。有了这个历史和对于几本物理学的介绍,我们应该知道温室气体上升和地球温度的关系是必然的,毫无疑问的。但同时,现代气候模式和精确的气体光谱吸收测量还有温室气体的测量加在一起计算的结果是,如果不考虑各种反馈,二氧化碳翻倍造成的温度升高只有一度左右。但是二氧化碳升高后温度升高,温度升高会让大气里的水汽大幅增加,水汽又是一种温室气体,于是温度会由于这个反馈(feedback)而升高,这就是水汽反馈。同时我们地球反射太阳光回到宇宙最重要的一个玩家是云。任何一个时刻,地球表面大约三分之二的地方被云覆盖。云总体来说起到的作用是让地球变冷,特别是低云,这些云在大气温度升高后,同样会变化,如果云量减少,那么云制冷的效果变差,从而让温度更加升高,这就是云反馈。等等,大气会有一系列的反馈,我们对于未来总体气候变化(比如全球平均温度)的预测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来自于这些不同的反馈的强度。所以现在我们用最好的气候模式算出来二氧化碳翻倍时,全球平均温度会增加1.5到4.5度,这是一个很大的幅度,而且这个幅度还只是依据气候模式算出来的,自然本身可能的幅度可以更大或者更小,比如今年一片很有争议的论文用古气候的记录来估计这个温度变化预测的是远高于4.5度的值。
现在故事要更接近现实和近代了,也更加具有争议和不确定性,同时还有有很多可以政治化的议题。其中一个最重大的议题就是人类用温度计观察温度以来全球温度总体变高这个事实如何解释的问题。前面说到的温室效应是个显然的可以用的理论。但同时,要精确解释全球温度的历史,光有温室效应是不够的,因为这个温度有时在快速上升,有一些阶段却是在变冷。温室气体的含量是一直保持增加的,所以不能完全解释。于是有了很多可以解释这个温度变化的假说,比如火山爆发可以增加反射到太空的太阳光,于是可以让地球在一段时间里变冷;比如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也可以增加太阳光反射;比如人类砍伐森林或者破坏其它绿化,也可以造成气候的变化;还比如地球气候系统可以在没有外力的影响下,自己产生周期性的变化……那么科学家们就需要把每一个因素的影响量化,然后去看温室气体的效果有多少。这个研究很重要,因为如果我们所看到过去一百六十多年的温度变化大多是由于自然波动或者其它自然因素引起,那么我们就无法从这些观测里得出有力的估计温室气体效应的结果。
而这个事情必须要有气候模式来参与,因为地球只有一个,气候的历史也只有一个,我们不能做实验。 要知道各个因素,比如火山爆发,污染物,自然波动还有温室气体各自对气候变化的历史贡献,我们需要用气候模式来计算,用气候模式里模拟出来的变化特征去和观测做比较。相互印证,并且这些特征应该有理论上的合理解释,这样才能下结论说到底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而现在的气候模式是有很多不足的,可气候模式也有很多技能。如果有争论的话,就是在于这些模式是不是足够有用。现在最流行的也最令人信服的看法是,人类产生的温室气体贡献很大。但每当遇到全球温度经历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降低或者不升高时,气候模式以及对于温室气体效应的争论就会增加。比如从1998 到2014年间,全球温度基本没有增加,为此一共有不下十种不同的假说,有的认为太阳黑子活动的下降,有的认为中国的污染物排放增加给地球降了温,有的认为这段时间小火山很活跃从而引起降温,有的认为平流层里的水汽变化引起了降温,有的认为这段时间海洋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从而没有给地球升温(因为水的比热高很多),有的提出这段时间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的寒冷……而这些气候模式都没有考虑或者没有能够模拟。但同时,气候模式模拟的气候里有时也会出现一段时间的不升温,所以有些气候学家认为这个短时间的不升温并不特别奇怪或者不可理解。
除了气候模式,另一个手段就是去研究古代气候的变化。这里的逻辑是古代气候的变化可以被用来作为实验,因为古代气候以及二氧化碳都经历过很剧烈的变化。古气候的研究有很多不同的手段,比如用树木的生长变化,比如各种同位素的相对比例变化,二氧化碳的含量变化等,这些可以在格林兰或者南极冰里找到,或者在沉淀在海底的古生物里找到。古气候的发现表明,地球气温的变化和二氧化碳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气温的变化也和地球的轨道参数非常相关,同时气候的变化也和洋流的变化很有关系,这些变化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起作用。每个气候变化的驱动因素是怎么产生的,怎么起作用,怎么消失都是很大的研究课题,但总的来说,温室效应在古气候里是可以找到清楚的支持的。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当我们试图量化温室气体对全球气温变化有多大影响时,古气候的数据以及如何解释都有不少不确定性。所以虽然找到了证据,但另一个关键量化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如果总结一下,目前气候学严谨的结论是,温室效应是客观实在的,它们在长时间尺度(当然也不能太长,这里说的是百年计的尺度)上必然引起全球变暖,目前我们观测到的增温和这个理论也是符合的,古气候里温室效应也是可以被证实的,但是我们还没有完全理解(比如量化)气候在各个短时间或者更长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现在最大的不确定性是将来到底升温会是多少,是1.5度还是4.5度或者更多?这是一个现在的根本问题,答案对于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会有极不同的含义。
这就会考虑到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影响了。这些影响包括很多,比如冰川的融化,海冰的消失,海平面上升,降雨和季风带的迁移,极端天气的变化,农作物生长和粮食安全,水资源的变化,气候变化带来的移民……这些还可以是科学问题,而我们如何应对这些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就已经不仅仅是科学问题了,而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这两个方面就需要分开说,虽然它们在现实里会很自然的捆绑在一起。而题主问的绝大部分的问题就在这两个方面里。简单来概括就是气候变暖总体全局来看是不是会带来坏的影响,第二,我们所制定的应对政策是不是除了考虑气候外还有别的考虑以及影响。这里就要做些澄清,因为@DANYING犯了一些小错误,比如厄尔尼诺虽然会给某些区域带来极短天气,但厄尔尼诺本身是一个自然现象,有没有气候变化或者全球变暖它都会出现,因为它的出现是大气和海洋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还比如,热岛效应和温室气体排放关系不是太大,温室气体在大气里混合非常迅速,城市和郊区的温室气体含量差别不是太大。
引用元:知乎
地球温暖化についての中国語の記事
YOUTUBER動画用の原稿を作るのに使っています。
8月15日 5時間 累計 126時間
8月16日 6時間 累計 132時間
あと、18時間でノルマ達成・・・・
学校内的欺凌行为影响了千百万儿童和青少年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教科文组织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世界上超三成学生都曾是欺凌行为的受害者,他们承受了学习成绩下降、辍学和身心健康受损等破坏性后果。
11月5日是全球首个“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包括网络欺凌国际日”。关于校园暴力和欺凌,你需要知道以下知识。
什么是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和学校周围、由学生承受的任何形式的暴力,其实施者为其他学生、教师或学校工作人员。校园暴力包括欺凌和网络欺凌。欺凌是最普遍的校园暴力形式之一,每三个年轻人中就有一个是受害者。
引用元:ユネスコ
我小时候受过欺qi1负。
原本,因为哮xiao4喘chuan3身体弱没有力量,也没有自4信4。
所以,小学高年级的时候开始就被欺负了。
那是进入中学以后的事情。
那个时候的初中相当有欺1凌ling2。
不仅仅是我。
记得初中1年级的时候突然被殴ou1打3过。
看着坐在后座的人,我记得被人说“别2小3看4”后突然被人打了脸3。
那之后,我和他的关系持chi2续xu4了。
他从那以后一直执zhi2拗niu4地欺负我。
我走着走着的话,从后面来从我的脖bo2子后面缠chan2绕rao4手臂bi4。
我忍3耐4着,不作出反应的时候,这次他敲1了我的肚4子。
百度翻訳
英語・中国語日記
我上初中时候,我的欺负历史开始了
那个初中那时,学校内的暴力是很厉害
弱者对从强者的暴力没有办法
有一天,我在一个教师里,坐着坐位。
我们参加学校委员会
坐着坐位时,我看一看后边坐着一名
后边坐着一名男人突然殴打我
What triggers school violence or bullying.
I became a target of bullying in the school.
I was continuously targeted the bullying for the 3 years of junior high school.
一天,我在音乐室打扫时,我被3名男同学殴打了
他们拉着我的衣服用他们手里拿着椅子撞了我
我发现一名女音乐老师即使发现我被打了无视着过了走去
The school violence I encountered 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age caused a mental and human relational problem later years.
家の周りをペニーボードに乗って、調子に乗って3周ぐらい結構速いスピードで走っていた。
雨がちょっと降って地面がぬれていた。
転んでしまった。
幸い怪我はしなかったけど。
痛たた・・・
でも、もっと、もっと、練習をしていくよ!
オーリーができるまでもう少しだし、
1年前では考えられないぐらい、自由自在に滑っている。
・・・・・・・・・・・・・・・・・・・・
・・・・・・・・・・・・・・・・・・・・
・・・・・・・・・・・・・・・・・・・・
かわいい・美人な女性の絵を描きたいと思って練習しているけど、なかなか描けない。
思い切って、模写の練習からやり始めるかな・・・・
描けるようになりたい・・・・
どこかで発表する「アウトプット」の場所が必要なのも確かなんだ。
さて、今日と明日で勉強の日々を一段落区切って、
一度職場に行こう。
やることを多く残して来てしまっている。